第149章:元始棺现,玉清雷光 (第1/2页)
‘扑通!’
坠落声,一下接着一下。
诸王之投影,抓着只剩一个刀柄发呆的老猴,被镇束的武王姬发,大耀八方的大罗锡杖。
一并砸落在了地上。
棺前,不许生灵横天,不许高过此陵。
钟山山腹裂出,旧棺现世,沧桑的岁月气息,滚滚荡荡。
姬发狼狈的爬起身,看去,失神错愕。
山体中有一方棺材,棺材不大,很简陋,钟山开裂后,山顶墓碑坠下,正坠在棺材之前。
重点,是棺材后。
棺材后,有一方道宫,道宫庄严,其上写着【玉虚】二字,道宫匾额下,还有一口大钟,
钟身如玉,威严古朴,仅仅目视之,好若藏有诸天万界。
尘封无数年岁也不见半点灰败。
“玉虚宫。”
“是真的,玉虚宫。”
天蛟城中,李靖双腿一软,险些跪在地上,脸庞因为惊惧而极度扭曲!
滚滚岁月气息此时已扫过天蛟城,无数人、妖心生惶恐,天机暴乱,生灵匍匐。
一只肥胖的鸽子却扑扇着翅膀,落在一座府邸中,落在一个俊美的如同少女般的少年身前。
一缕烛光从肥胖鸽子的口中滴落,那个百窍真人层面的俊美少年被点燃,连惨叫都未发出,就这么化作灰烬。
与此同时。
“谁人。”
山体中,玉虚宫前,棺木之内。
有悠悠声响起。
“谁人,扰吾死后清净?”
淡淡的疑问响彻在整座天下,佛寺中的老佛趔趄起身,重殿内的皇者惊怖抬头,
冰封的犬绝城下,某条老狗愕然抬头,认出了这无比熟悉、在记忆无数次刷新中听过无数次的声。
“玉虚大老爷!”老狗咽了口唾沫。
天下诸王诸圣,咽了口唾沫。
下一刹。
‘嗡隆隆!’
玉虚宫大门洞开,老猴颤栗的看去,其中空空荡荡,唯有一张法旨飘荡而出。
法旨上,文字寥寥。
“令烛龙,守吾陵寝。”
玉虚宫大门闭上,法旨落在懵逼的周牧手中。
他呆滞了半晌,捧着法旨,站在玉虚宫、大钟、棺木之前,一步步走出钟山。
他能感觉到,很多道目光正看着自己。
他高举起法旨。
“烛龙,接天尊旨意。”
“再有扰天尊陵寝者,绝其前因,斩其后果,杀其根本。”
“望,天下皆知.”
话才说完,周牧看到法旨燃烧,化作一道玉虚清雷,清雷洞射而出,穿过老猴子,穿过大罗锡杖,落在南朝皇城,落在南皇头顶。
‘轰!咔!’
雷声这才响起,传遍天下。
老猴子未死,但道基碎尽,气息自真王滑成大能,自大能变成妖仙,自妖仙跌为天人。
大罗锡杖破碎,不只是此刻锡杖,过去时时刻刻,每分每秒,整条岁月长河之上游,这根大罗锡杖都破碎。
南朝皇城,南皇未伤分毫,但脸上面具却劈裂一道竖纹,显出其中一丝面孔。
“小惩大诫。”那玉虚清雷在苍穹中炸成了一句话。
“引以为戒。”周牧捧着法旨余烬,对无数道惊惧的凝视着自己的目光如是说道。
他身后的钟山合拢,玉虚宫、棺木、墓碑都被封在山中,
周牧走回钟山,忽而回首:
“还看?”
一道道凝视此间的目光,如同触电般收了回去,天清而明,万里无云。
………………
太古。
中年道人伸了个懒腰。
“师尊。”
一位伟岸者纳闷发问:
“你是说,让我等在末劫降临前夕,将玉虚宫挪至一座无名山中,摆上一副棺椁?”
“还有此旨。”中年道人将一张法旨递上前,含笑着道:“此旨便放在玉虚宫中罢。”
伟岸者接过旨意,看了一眼,神色骤变。
“陵寝??”
“师尊,我不明白”
伟岸者惊悚,旋而又指了指法旨上的烛龙二字,发出疑问:
“这烛龙又是烛九阴?”
他有些发懵,既不明白师尊为何要给自己立下陵寝,也不明白烛九阴何德何能。
烛九阴道友的确有几分能为,可是,给师尊守陵?
唔,勉强够资格了,可
中年道人含笑:
“非是烛九阴,只是一个小家伙而已,你且去一趟末劫前夕,将此事布置好这算是吾的一个承诺。”
伟岸者咽了口唾沫,虽然不解,但还是遵从。
想了想,他又问道:
“师尊,棺木之中是准备一副空棺,还是放上您的衣冠?”
“衣冠?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中年道人连连摆手:
“真放吾的衣冠进去,做了衣冠冢,吾这坟是被刨定了!”
伟岸者倒吸了一口凉气,谁敢刨师尊的坟??
中年道人沉吟片刻,含笑道:
“有了,把这玩意放进去吧,若是那胆大包天的小家伙哪一天真敢刨棺.”
“便也算是挖他自己的坟了。”
“嗯,这法旨也得换上一换。”
中年道人深思熟虑,在法旨中留下一缕玉虚清雷,这才满意点头:
“如此,法旨现世即焚毁,算是保险。”
伟岸者眨了眨眼睛:
“师尊,徒儿实在不明白.”
“你不懂。”
中年道人摆了摆手:
“不焚了法旨,谁知道那小家伙会拿着做什么?便是涂涂改改也未必不可能。”
伟岸者目瞪口呆,实在不明白师尊说的是谁,实在不明白谁有这个胆子,又实在不明白
师尊为何如此宽容?
到底是谁?
又凭什么?
便是太上师伯现在立刻生个儿子,都不能叫师尊如此对待吧?
怪事。
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