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十年之后虎牢关,震惊的穿越者 (第2/2页)
……
虎牢关。
十八路联军营帐。
太平军虽已被天下群雄联手重创,其民众根基依旧深厚,屡屡卷土重来。然而,如今已不足为心腹大患。不能让董卓那厮趁机捡了便宜。
营帐之中,悄然混入了四个毫不起眼的人物,为首者大耳长臂,面色稳重,面对在场的英豪不亢不卑。
而他身后紧紧跟随的三人,其中一人红脸如枣,一人豹头环眼,两人虽身着的皮甲与在场众人的华丽战袍相比显得简朴,甚至带着几分寒酸,却自有一股威武之气。
正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
而在他们之后,还有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士人,名叫杨瑾。他坐在刘备身后一侧,一双深邃的眸子正仔细地审视着在场的各路诸侯。
杨瑾三月前穿越而来,听到曹操刺杀董卓的大名,意识到这里是三国,他虽然不精通计谋,但自信靠着前世的“识人之能”与“战略远见”。
随便在哪位诸侯麾下,混个日子还是没问题的。
既来之,则安之。
正好见识下天下英豪的风采……
然后,杨瑾发现这三国很不对劲。家族里一个护卫,扛起百斤大石扔出百米外,他本以为是哪个有名的武将,捡到宝了,准备礼贤下士,而那护卫却说,他这样的只配当个百夫长。
最大的梦想是修出真气,成为一名不入流的武将,那样俸禄会涨个两三倍。
杨瑾心中震惊。
这武力什么级别的三国?
他翻了翻脑海中的记忆。
历史与之前完全不同。
至于从哪里开始不对劲,应该那位历史上的儒家圣人脱下长衫,以一记惊天动地的拳风轰碎城门的那一刻……
自此,人族之中,文武两道并驾齐驱。
百年之前,练气士与仙神的传说扑朔迷离,难辨真伪,而草原的尽头,王座之上的大妖更是凶猛异常,十多年前草原王者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洛阳,险些将天子拉下神坛。
那太平军横推天下。
都猛的不正常。
杨瑾推测,若是将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名将实力放在今日,恐怕要暴涨百倍有余。
外面是乱世,他一出家门,途中,不幸遭遇了一伙凶神恶煞的黄巾贼人,随行的护卫瞬间命丧当场,若非关羽及时出手相救,恐怕他也难逃一劫,同样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关羽与黄巾武将厮杀,全力一刀给一座山头劈成两半。
杨瑾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出谋帮助刘关张混入营帐,搞了个位置。
他在心中为各路诸侯点评一番,突然发现还是跟着刘备好,而且天下并不是定势,天命可改。
之后两周,联军与董卓大军大战,一路逼近虎牢关。
直到,董卓大将“华雄”出战连斩数名武将,其中包括一位“一流武将”,联军士气低落,诸侯束手无策,打算以百万大军横推。
“二哥,你有把握嘛?”杨瑾知道这时候时机成熟,便看向身侧的关羽询问。
关羽半眯着眼眸,摸着长须点了点头,他看了“华雄”十多场斗将,此时出手必拿下。
关羽请战,提刀而出,三刀擒拿住“华雄”归来。
营帐中众人注视关羽,神色各异。
宴会庆功之后。
刘备营帐。
“接下来,应该就是那位天下第一武将吕布登场。三哥,二哥虽勇,恐怕难以独力抗衡,你可在旁压阵,你二人联手,应能与吕布一战高下。”
杨瑾的目光在关羽、张飞之间流转,最终落在营帐门口那位身披白袍、年岁尚轻的小将身上。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这位白袍小将,正是他费尽心思,通过种种手段招揽而来的赵云!
对付吕布只需要使用出正义的围攻,便不足为虑。
杨瑾话音刚落。
营帐之内,便传来一阵嗤笑,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
“就凭你们几个,也妄图与吕布相提并论?”
“吕布不过是仗着手中的神兵之威,骑射之术略胜一筹罢了。若在阵前相遇,看我张翼德如何一枪将他捅个透心凉,夺下他那天下第一武将的虚名!”
张飞看向华雄,豪气干云,自信满满。
关羽傲立不语。
并非其他原因,只因吕布除却在十多年前以“三箭”之威退却草原大军外,此后虽顶着天下第一武将的赫赫威名,却再无任何与人斗将的辉煌战绩。
这名声全然是董卓麾下十万大军吹捧而出的泡沫。
或许,那吕布早已因施展某种折损寿命的秘术,死了也说不定。
华雄愣愣地瞥了张飞一眼,那眼神仿佛是在打量一个怪物。他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夺眶而出。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