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本命字、义父在上、董曹刘 (第1/2页)
看着吕布竟然对“乱世”说出的这样一番独特见解。
刘备怔然,低头陷入了沉思。
这世道,对他而言到底是乱世?还是盛世?
他家境没落,幼年贫困,有过一段难忘的记忆。
他时常从深夜饿醒,那深深的饥饿让人无法思考,当时“活着”然后“吃饱”就是他心底最大的愿望。
他少年时期织鞋贩履,维持生计,有家族的叔父帮衬,他已经过的这么艰难了。
刘备自认为自己从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求学之后,曾持剑游历一段时日,突然发现自己的那段艰难时期,简直就是狗屁。
他的幼年,简直就是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人生!
至少他还没沦落到吃土……那种饿极了的状态,真的什么都能吃。
刘备目光逐渐坚定起来。
这就是乱世!
他要终结这狗屁乱世!!
“吕先生!!这不是盛世!!而是不折不扣的乱世炼狱!您走出去,看看这世道,饿殍遍野,十室九空!我心之痛,唯恨己之力薄,无能终结这乱世!”
刘备眼眶泛红,怔怔地凝视着吕布,心中波涛汹涌。
而眼前这位温和青年,却拥有着足以扭转乾坤的伟力。
刘备不再迟疑,猛然起身,对着吕布深深一拜,言辞恳切:
“备为这天下苍生,斗胆恳请吕先生出手,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备愿倾尽所有,为先生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盼能早日终结这乱世之苦,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大哥!”
关羽与张飞同时起身。
刘备却依然保持着躬身之姿,久久不愿起身。
吕布凝视着眼前意志激昂的刘备,仿佛有一团熊熊烈焰自刘备体内腾起,幻化为一条赤色真龙,盘旋升空。吕布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难以置信的惊讶之色。
这人……凭一句话就抵达“人神界限”?
这难道才是武夫真正应有的风采?
有趣。
在一旁沉思的赵云,忽地起身,躬身一拜:
“吕先生,封侯非我所愿。我下山只是自知一人实力有限,不足以平定乱世,故而欲寻一明主,助他终结这乱世。”
“恳请吕先生出山,拯救苍生!云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纵是刀山火海,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关羽站在刘备之后,躬身一拜:“羽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
张飞咬牙,抱拳行礼:“飞亦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国”没有那么美好,也没什么值得称道,每一个英雄豪杰都是踩着累累尸骨,杨瑾终于醒悟:
“吕先生,这不是盛世啊!”
“这不过是死了数千万人,也没出好结果的乱世凶年,恳请先生出山,尽快一统山河,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瑾虽不才,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
杨瑾深深一拜。
吕布能将一城之地治理成盛世,身有翻天覆地之伟力却能克己慎独,又对世道看的如此透彻,显然不是大字不识的莽夫。
此行,唯有一片赤诚,方有可能打动吕布出山快速终结这狗屁乱世。
无忧见此一幕,静静望向仍然端坐的吕布,她没有开口劝说。
“拯救苍生?”
吕布对此并无太大兴致,他的目光悠然掠过众人头顶。
一股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在缓缓升华,吕布眼眸之中金光一闪而逝,他清晰地捕捉到了众人头顶浮现的字迹。
刘备的头顶,两个字熠熠生辉——“仁”与“烈”!
关羽的头顶,同样有两个字闪耀——“忠”与“义”!
张飞的头顶,一个字赫然在目——“猛”!
赵云的头顶,则是——“胆”与“胜”两字交相辉映。
而杨瑾的头顶,简简单单,只有一个字——“春”!
这是……本命字?
吕布看着久久不起身的众人,脸上微微一笑。
“然后呢?”
“呃……”
杨瑾抬头与吕布眼眸对视。
“然后……吕先生当为太平天子……”
“我说的是,待到天下一统之后,又该当如何?”吕布打断道。
“无剥削压迫,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人自由幸福。”
杨瑾双目放出光芒,自信满满,他心中还有很多改善民生的奇思妙想,只要统一天下,便可大展身手。
“瑾虽不才,敢向先生郑重许诺,那个盛世一定会比现在好上百倍,乃至千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