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 第10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10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10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1/2页)

轰!
  
  一时间壬水真雷、丙火真雷与戊土真雷所组成的三色真雷好似悬瀑一般自天穹倾泻而下,宛如天崩。
  
  煌煌雷瀑冲刷着地面,将四尊护法金刚尽数吞噬。
  
  天雷滚滚,彻地连天。
  
  湛蓝、赤红、土黄三色电弧跃动不断,大气焚灼,电光闪烁,空间扭曲不断,阴冷森寒的枉死城中温度陡然拔升。
  
  江生一身法力浑厚无比,拿寻常的金丹后期来衡量江生的法力毫无作用。
  
  上品金丹,媲美元婴。
  
  几乎是眨眼之间地面之上已经多出一座三色雷池不断激荡翻滚,火光四溅。
  
  三寸金丹不断旋转,搅动着丹田之中的法力汪洋,惊人的法力被江生不断抽调,化作三色雷霆的元力,持续的轰击着地面。
  
  一息,两息,三息.
  
  等到雷霆散去之时,地面之上已经多出一座焦黑的大坑,其中还有电弧不断跃动。
  
  望着坑中那四尊已经彻底被击碎的护法金刚,江生挥手间摄来四枚金刚舍利,继而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方才抽调了太多法力,哪怕是江生也需要片刻调息。
  
  虽说江生有心去寻找觉空,可觉空早已遁去,眼下不见其踪影。
  
  这偌大的枉死城中想要寻一个生人踪迹着实不易,仅仅是遥感周遭,江生就能发现不少地区就有禁制,屏蔽神识感知,甚至封锁神通手段。
  
  如今虽说寻不到觉空踪迹,但对这位大天龙寺的真传到底想做什么,江生却是已经有了思量。
  
  “觉空手里那枚令牌,应当是这枉死城中某位神君遗留在外的。”
  
  “如此说来,他所说的那机缘,应该是那尊神君的遗藏。”
  
  首先江生可以确认的是,觉空不会去贪图所谓的神道传承,毕竟他可是大天龙寺的真传,是大天龙寺精心培养的弟子。
  
  如果觉空去转投神道,大天龙寺指不定就会有明王隔空出手,直接灭了觉空,省的堕了大天龙寺万载以来的威名。
  
  而不是贪图神道传承,那么就是这枉死城中还有什么值得觉空动心的天材地宝。
  
  神道的天材地宝?
  
  “这枉死城早已沉寂四万年,还有什么是值得他如此大费周章的?”
  
  “而且他还刻意压制修为不提升.”
  
  江生思量着,眸中闪过一丝精芒:“呵,人心不足蛇吞象”
  
  与此同时。
  
  森严威赫的判官府中,觉空推开一扇扇殿门,来到那判官正殿之中。
  
  判官殿中布局与人间府衙很是相似,各种旗牌、镣铐、枷锁等等刑具早已腐朽,判官桌上的缉牌也已经化作尘埃,但仍有一方阴玉宝玺尚存。
  
  这方阴玉宝玺在阴暗无光的判官殿中散发着莹莹辉光,哪怕过去了四万年依旧不腐。
  
  手持鎏金禅杖的觉空看到那阴玉宝玺眼前一亮:“判官印玺!”
  
  觉空寻找的,就是这判官印。
  
  府君令与判官印到手,大地母气距离他是越来越近了。
  
  若能得大地母气与天清之气奠定金丹之基,继而破境元婴,那他在破境上三境前,便是再无瓶颈。
  
  而这还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觉空最看重的。
  
  是能在元婴初期便可凝聚自身法相。
  
  化神修士能调动天地元气,举手投足间代表天威。
  
  但化神与化神的差异何其大?
  
  没有凝聚法相的化神,再多也敌不过法相真人。
  
  若能在元婴境凝聚法相,觉空便已经有了与法相真人平起平坐的资格。
  
  化神境的法相强在能无时无刻天人交感,调动天地元气以无穷灵机增幅自身法相,继而发挥出神魔之威,摘星拿月,焚山煮海。
  
  元婴境凝聚法相,虽无法与化神那般强横,可以调动天地元气,但依旧不容小觑。
  
  寻常的化神,便不再是其对手,遇到法相化神,也大可脱身而去。
  
  这才是觉空自信能在大劫之中乘风而起,去窥一窥上三境的底气。
  
  火热的望着那判官宝玺,觉空只觉得那宝玺是那么明润诱人,好似最尊最贵之物,让人舍不得挪开视线。
  
  不知不觉,觉空已经面露笑意,刚要伸手去拿,却忽得好似触火一般缩回来。
  
  “嘶”
  
  觉空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再无沉迷。
  
  只见那宝玺后方,七玄梁冠悬浮,判官法袍无风自动,好似等待其主人归来一般。
  
  恢复了清醒的觉空警惕无比的看向那判官宝玺,眼中带着暗暗的后怕:方才哪怕以他那万法不侵的金刚舍利之心,都不知不觉的着了道。
  
  若是真拿手去碰,觉空的下场必然是神魂暗昧,继而被带上梁冠,穿上法袍,成为下一任枉死城判官府君。
  
  “贪欲乃毒蛇,腐人心智,扰人神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