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第一次亲自参与,簪花花魁! (第2/2页)
第一次模拟“陆沉”之时根据此界记载应该在战国之时。
第二次模拟“谢观”却离开陆沉已经过去了三千年。
据之前模拟所说,此界似乎进一步开阔,地图变大了,往北有了长生天,往南有了南方的佛国等新的地域和势力。
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俞客不由心中沉思。
此时!
一道娇柔的声音传来。
“观公子,不喜欢看公孙娘子舞剑吗?”
俞客抬头看去,正是周允儿留意他没有观看舞台之上。
周允儿缓缓走来,从条案之上端起一杯酒水。
“允儿,请公子。”
说完她自顾自一饮而尽。
周允儿害羞道:“观公子,需要允儿喂你吗?”
俞客微微一愣,连忙拒绝。
因为他已经看见穿着大胆的周允儿,已经准备轻轻用手解开“两座巨山”束缚。
谢观的记忆涌来,倒是想起谢原说过一事,青楼女子碰上心仪男子,往往会举止大胆。
所谓“喂酒”,便是其中一种方式,青楼打茶围雅称为“高山流水”。
高山自然都懂。
如今众目睽睽之下,虽是周允儿会用轻纱遮住。
俞客也是不敢。
“允儿姑娘,我自己来就好了。”
周允儿眸中闪烁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失落。
她内心深处,对那位观公子,已悄然生出了仰慕之情,难以抑制。
然而,当她望向那位观公子时,只见他神色淡然,似乎并未将她这番心意放在心上,这让她的心不禁沉了沉。
她轻咬朱唇,心中不愿错过这份或许稍纵即逝的缘分,于是才有了方才那番大胆的举动,那是她生平第一次,如此不顾矜持,只为能靠近他一分。
李香君虽是注意四方戏台,也是一双美眸一直留意谢观二人。
允儿妹妹看来真的倾心这位观公子,竟然第一次如此主动。
周允儿移步坐到谢观身边。
俞客只感觉一股香气扑鼻,既然有美人相陪,他也没有拒绝。
现在,四方戏台上,公孙娘子的一曲舞蹈刚刚落下帷幕。
台下观众纷纷鼓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公孙娘子并未立即下场,而是站在台上,双手抱拳,英姿飒爽,宛如一位行走江湖的侠客。
上面的司仪已经开口道:“公孙娘子,今日的定场诗题是。”
公孙娘子微微一笑,声音清脆悦耳:“女子英雄。”
四个字一出!
场下又是迎来一片喝彩。
张源来倒是奇怪,刚刚在霓凰却没有下定场诗题目。
何孝见状,似乎猜到张源来的心思,解释道:
“霓凰姑娘本就已有三先生题写的诗词,自然无需他人再题。况且,今日三先生亲临邀仙楼,霓凰姑娘的花魁前列之名,怕是早已十拿九稳。”
李香君的脸色带着几分落寞,她原本也有机会成为今日登台争艳的花魁之一。
她羡慕开口道:“今日霓凰姐姐,只需要三先生在此,她什么都不用做,今日花魁前三已是囊中之物。”
人的名树的影。
三先生的名望够一名花魁青云而上。
这是谁也求不来的福气。
回想起当年,三先生醉卧西厢楼遇见霓凰。
从此霓凰便坐稳了月华轩十年的花魁第一。
贾瑜等人却没有在意这些,只是冥思苦想现在公孙娘子的“诗题”。
其实不用他们来想。
站在公孙娘子的身后是六皇子,他早就成立了诗社,其中不乏太学和书院的学子。
收拢了汴京一部分富有才气的名士,这位公孙娘子的后面最大的金主就是此人。
这些六皇子的座下的门客早就得知了“定场诗题”。
筹谋已久。
不过,这公孙娘子这几年的定场诗题目,几乎都是“女子不必不如男”之类。
汴京一些诗会虽没有提前得知,却也猜的七七八八。
至少!
贾瑜几人就有打过类似腹稿,心中也有几分对诗词的自信。
此时!
他们只需要将拟好的诗词递交给司仪,由司仪进行初步筛选后,再交由公孙娘子最终挑选出三首。
这三首诗中,获得“簪花”最多的一首,将被选为定场诗。
而每一朵簪花,都需要用十两白银来换取。
这首诗所获得簪花,便代表花魁娘子群芳宴簪花数。
以簪花最高者,定花魁名次。
在汴京,有着“诗词扬名,簪花娘子”的说法。
定场诗的揭晓,通常安排在第二位花魁娘子登台之后,这是群芳宴由来已久的规矩。
贾瑜已经坐在条案边,抽出宣纸,用毫笔沾染墨汁,缓缓写下自己的诗作:“莫笑女子不如男,巾帼似儿郎。娇娥不让须髯,粉黛亦英贤。”
李香君瞥了一眼贾瑜三人所作的诗词,并未觉得有多么出众,反而觉得有些老生常谈,缺乏新意。
这样的诗词,恐怕难以获得花魁的倾心。
贾瑜三人已经完成了各自的诗词,他们吹干墨迹,将作品交给了走来的司仪。
张源来对作诗充满热情,毕竟作为文人墨客,对于这种雅事自然是心有所向。
然而!
此刻他却有些不同,不由地试探性地看向身边的冯雅雅。
担心自己给女子写诗,会惹恼冯雅雅。
冯雅雅看出了张源来的心思,“张郎,你放心作诗便是,雅雅怎么会没有这点心胸。”
张源来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由自主地伸出手,轻轻地搂住了冯雅雅的腰肢。
冯雅雅被张源来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脸色微红,她低声提醒道:“在外面了,张郎。”
张源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放开了手。
李香君盈盈走进,看向一旁坐在椅子上,袖子垂落,露出白皙手臂,一手撑着脑袋的少年。
显得有些悠然自得。
她缓缓开口道:“观公子,为何不做诗词一首?”
张源来也是笑道:“观公子,倒不如凑个热闹。”
贾瑜也是眼神望来,刚刚他们三人就是瞧不起谢观的诗词,觉得之前的残诗只是偶得。
倒是想看看谢观的本事。
俞客正准备开口之时。
心海之中映照的大鼎一声敲响。
【面对此事,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