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无法摧毁的神秘青铜门 (第2/2页)
一位首阁缓缓开口。
一旦“青铜门”出现变故,他们布下的重重防御,恐怕难以保全云州百姓的安危。至于撤退一事,姑且不论此地乃京都,国家之命脉所在。
他们压根未曾考虑过撤退,这偌大的世界,又能逃往何方?
至少与之发生战争,他们军部要为秦国换取门内世界的信息。
其余几位首阁闻言,对视一眼,同意下来。
……
青山祖地。
飞鹰卫首领赵戟得到命令,望向山脚下那密密麻麻、数十万计的秦国民众,沉声道:
“青山之巅空间有限,一次只能涌入几百人,大家排队,一个个来。”
秦国民众闻言,纷纷自觉列队,井然有序地踏上登山之路,怀揣着敬畏之心,欲一睹那宏伟壮观的“青铜门”。
人立于百米巨门之下,仰望之间,只见其高耸入云,无边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实乃鬼斧神工。
军部有人在旁贴心提醒,不会有任何危险,也不用担心“青铜门”会坏,民众大可放心观赏,甚至可以伸手触碰,尝试推开这扇大门。
成功者,重重有赏。
而秦国军部不知道,此举歪打正着。
青山传承深深烙印于文明血脉之中,人人都可以说是青山传人。
当一批批的秦国民众登上青山,呼喊“青山”之名。
那纯粹的信念与敬仰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与此同时。
太平湖仿佛感应到了什么,湖面开始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微微震颤。
分宝岩。
两个身穿道袍的童儿闭目凝神,打坐修行,猛然睁开双眸。
他们身形一闪,已至太平湖畔。
只见湖面上倒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男女老少正围绕在“青铜门”前,或跪拜祈福,或伸手推门,更有甚者正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解说着“青铜门”的种种神秘。
“这是怎么回事?!”
白云童儿不解,手指快速掐算,“界门怎么会显露在山河界中,师尊所说的时间不是还未到吗?”
自赤焰军最后一次下界,下次开启界门,当是山河界灵气复苏之后。
两个童儿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谁私自下界,还不关界门的。”
此事关乎师尊道统,师尊几百年来每次闭关前,都会唤来他们童子叮嘱一番,清风童子一时之间心神不定,目光转向白云童子。
“这该如何是好?”
白云童子迟疑了一下。
一道身影从天际急匆匆赶来,来人正是高妃雪,她望着太平湖中的画面,轻蹙眉头,
“白云、清风,随我去见师兄。”
白云童子松了一口气,三人往上,进入悬挂在星河深处的诛仙剑图。
此时,一圈圈金色法力正在涤荡诛仙剑图,以宁寻秋此时的修为,一缕法力余波便不是未证道成仙的练气士能够抗住的。
白云童子、清风童子异类修行接近五百年,但元神道行才“三百年”。
“师兄。”
高妃雪停在外,轻声喊了一句。
金色法力停止,宁寻秋睁开双眸:“发生了什么事情?”
青山道统几百年间所有事情,皆由高妃雪与阿青全权处理,他很少过问。
高妃雪长话短说,“界门提前显露在山河界之中。”
宁寻秋闻言。
心念一动,“眼睛”顿时看到太平湖发生的一切,他眉头一皱。
紧接着,扫视整个青山天地,没找到宁雨踪影,同时失踪的还有大白鹅、小青蛇、炎雀。
“雨儿呢?”
高妃雪摇了摇头,旋即小心问道:“师兄,是雨儿闯祸了嘛……”
她知道“山河界”对师兄宁寻秋的道统很重要。
宁寻秋修道多年心境平和,这时候秦国大概七成人口已经得知“界门”存在,撤掉“界门”没意义,他没有开口责怪身边人。
而且,秦国在青山圣贤的引导下已经提前近百年建立。
“没闯祸,影响不大。”
他看向一旁两个不说话的童子,吩咐一声:“清风、白云你们二人下界,一人领秦国的有缘人前来见我,一人去将雨儿带回来。”
“是,师尊。”
清风童子与白云童子拱手领命。
宁寻秋想了想,又喊住两位童子。
“罢了,事已至此,就让雨儿待在秦国,暂时别回来了。”
他算是“老来得子”,对宁雨倾注了数十载心血,但宁雨喜动不喜静。
夫妻二人亦不愿剥夺其纯真天性,便将她带在身边,百年时光熏陶,宁雨在潜移默化中,也懂得了些许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性不坏,只是贪玩了些。
再者,细细算来,蛮荒界的搭建已近尾声,是时候让女儿宁雨独自去面对风雨了。
既不愿修道,那便习武吧。
……
“是。”
清风童子与白云童子对视一眼。
一人驾风,一人驾云。
急匆匆赶往界门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