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青山仙人是六岁孩童? (第1/2页)
山河界,过去三天。
此时大半秦国知晓“青铜门”存在。
每天都有人前来朝圣。
“我现在站在这座宏伟的青铜门面前,大家可以看看它的高度。”
一名身着正装的女子优雅地举起手机,缓缓环绕青铜门拍摄。
这青铜门,高达百米,宛如天堑,将渺小的人类映衬得更加微不足道。
无数人瞪大了眼睛,观看上面清晰可见的图案,这几天他们观看无数次,仍然觉得震撼。
而对于远离此地的秦国民众,他们只能通过网络的窗口,观摩青铜门。眼下,青山脚下的长队已蜿蜒数十里,人数突破百万之众,挤都挤不进。
“这青铜门,在这山峰上不倒塌就已经很不科学了,难道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不是,这个我知道,军部昨天在青铜门下面三米挖出了一个空心,那青铜门不受影响。”
“那会不会是这青铜门的材质很轻的缘故?”
正装女子一只手刷着网上的讨论,一只手摸在冰冷的青铜门前,很沉重,她透露一点内幕消息,“军部先前进行过严密测试,即便是倾尽所有力量,也无法撼动这青铜门丝毫。”
国家层次的手段都无法撼动青铜门?!
无数人闻言脸上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这青铜门明显是人造之物,这种手段……仙?神?”
“现在历史最多查到春秋八百年,八百年之前的世界仿佛不存在,会不会春秋之前就是仙神时代?”
“可是仙神时代连一点记录、传说都没保留下来。”
“所以,有没有可能是有人断绝了这段历史?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而在春秋时期只有一位仙人有过记录。”
“青山仙人?!”
“没错,要知道,历史上很多致力于科学、思想的青山圣贤,晚年都开始修道了。显然青山仙人、赤焰天兵曾经真的存在过!”
“兄弟们,不多说了,我马上离职去青山求仙……”
一道道弹幕议论纷纷。
正装女子抓紧时间拍摄青铜门。
一旁,还有三位青年,一位女子正在观摩青铜门上面的小人,女子不由伸手对着“小人动作”比划一二。
“这小人演练的动作是武学,而且是上乘武学。”
就在这时,一个浑厚的声音在四人耳边响起。
“上乘武学?!”
四人一惊,循声看到一位威严的中年人缓缓走来,顿时各自拱手行礼:“赵叔。”
赵戟一袭常服,微微颔首,便抬头看向青铜门,道:“你们四家出自青山剑圣隐脉,对青铜门有什么发现吗?”
青年之中,一位姓高、一位姓张,一位姓端木,而那位女子则姓宁。
他们正是青山“持剑者”一脉,每代最优秀的子弟会作为“剑圣”、“圣贤”的护道者,甚至部分家主的实力超过了当代“剑圣”。
张家更是如今民间的青山道统掌教一脉,理论上已经是最正统的青山传人。
“暂时没发现。”青年张启瑞摇摇头。
“你们家中有青铜门的记录吗?”赵戟继续问道。
三人顿时看向那名女子,家中的老头子,让他们带“宁珠”前来,正是为了此事。青山隐秘口口相传,只有青山圣贤、剑圣知晓,但必然有蛛丝马迹留存。
而宁珠正是“编撰者”一脉当代传人。
宁珠自幼聪慧,十六岁便熟读家中所有残缺典籍和武学,缓缓吐出一个字:“有。”
赵戟连忙转头:“真有?!”
宁珠道:“关于青铜门在青山一共出现六次,在诸贤的只言片语中这门应当叫做“界门”,每次出现都会有一队身穿甲胄的天兵下界,其名赤焰。”
“不过记录之中的界门,没有这么宏伟高大,只有五米左右。”她看向青铜门。
“界门?下界?连通其他世界的大门?真是另外一个世界……”赵戟喃喃自语。
随即他想到什么,正色问道:“这界门已经出现,那位下界的赤焰天兵呢?”
“不知。”宁珠摇了摇头。
张启瑞也很好奇,朝宁珠询问:“先贤有文字记载界门之中是什么嘛?”
“没有记载。”
宁珠道,“不过可以推测一二,赤焰天兵每次出现的很有规律。皆是青山势微,王朝末路,为首的天兵态度友好,出口便是“奉命前来”送药,然后收集青山一脉的文献,便匆匆离去,似乎只能在此界短暂停留。”
“赤焰天兵实力极为强大,最弱之人都有“先天”武夫之力。”
“莫约四千年前,王朝末年有一位军阀野心勃勃,他率领十万大军想要围杀赤焰天兵,欲取天兵手中的‘长生不死药’。为首的赤焰将军大怒,手持大戟,化身十丈火鸟,打穿十万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