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青山仙人是六岁孩童? (第2/2页)
“一人敌一军?!”
赵戟闻言,心头猛地一震。
即便是先天武夫,终归是血肉之躯,刀剑加身,也会流血。
历史中真正能做到此等壮举的,唯有两人而已。一是那位名为阿青的剑士,闯入三千大军之中,生擒王者。另一则是“清风剑圣”,凭一人一剑,据守城门,斩晋国铁骑一千八百三十余骑,最终力战而亡。
前者凭借的是超凡脱俗的身法,后者则是占据了地利之便。
而这赤焰天兵,竟能化身十丈火鸟,以一己之力,对抗十万大军?听来宛如荒诞不经的野史传说。
赵戟面露狐疑之色,追问道:“长生不死药?历史上真有此事?”
宁珠解释道:“确有此事,只是后世的青山圣贤,出于某种缘由,将这段事迹从史书中抹去。至于那‘长生不死药’,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的虚妄之物罢了。”
顿了顿,宁珠继续道:
“最为离奇之处,在于赤焰天兵对青山并无所求,且屡屡提及‘奉命’二字,显然是遵从了那位青山仙人的旨意。”
“所以这界门之中,极大概率是青山仙人所在的仙界。”
“仙界?!”
赵戟回过神,目光扫过宁珠、张启瑞、高峰、端木磊,陷入沉思。
青山掌教能者上,五千年来各行各代都出过掌教。
只有这隐脉四家起起伏伏,代代被执掌青山的“圣贤”带在身旁培养,保护四家子嗣从未断代,显然这四家先祖与青山仙人渊源最深。
宁珠是“春”的后代,张家的先祖不明,但他知道与清风剑圣是师兄弟,高家曾经是晋国名将后裔,端木曾经是羽国名将后裔。
赵戟轻声询问宁珠:“青山有从古至今的传承之物嘛?最好是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
“春秋时期……”
宁珠没有隐瞒,“秋研制的大力丸药方、青山传承《紫霞先天功》、《纵横七剑》、《白云空悠悠》……对了,还有最后一柄青山七剑“绝”字剑的残片。”
她看向张启瑞。
张启瑞连忙从胸口取出一块“青铜项链”,划过青铜大门,大门毫无反应。
“不行。”
赵戟神色失望。
“赵叔,我们再试试。”
张启瑞没有放弃,在青铜门四处尝试。
宁珠、高峰、端木磊则在观摩青铜门的上乘武学。
恰在此时,
青铜门猛然间传出一阵清脆的“咔嚓”声。
环绕青铜门的众人陡然一惊,不由自主地退却数步,紧紧盯着缓缓打开一丝缝隙的青铜大门。
张启瑞抬头愣了愣,缝隙透出的白光有些刺目。
“门开了?!”
“退后。”
赵戟眉头一皱,手一挥,顿时一队飞鹰卫形成一道人墙将秦国民众隔离在百步开外。
张启瑞、宁珠、高峰、端木磊退至赵戟身后,目光紧紧盯着青铜门的缝隙。
“现场突发惊人变故!刚刚青铜门在军部的测试下,竟产生了异样的波动。”
“诸位请看,这青铜门此刻正被人从内侧轻轻推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那门后之人,极有可能便是传说中的青山仙人!”
那正在现场解说的正装女子见此一幕特别激动,挤在最前方,手指飞快敲动,迅速将标题更改为“青铜门震动!揭晓青山仙人真面目!”
她紧握手机,镜头紧紧对准青铜门那道缝隙,不过镜头内只能看到一阵白光。
无数人从网络上涌入。
在秦国民众上下期待的目光下。
咔嚓——
青铜门又一次被人慢慢地推开,直至呈现出半开的姿态。
紧接着,一个稚嫩的小脑袋悄然探出,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眸扫视着四周。
随后又小心探出个脚,踩在地面上。
他整个身子缓缓走出。那童子脸上粉嫩,看上去约莫五六岁的模样,扎着发髻,其上别着一根木簪,身上则穿着一件绣着云纹的道袍。
道袍随风轻轻摆动,显得飘逸出尘。
“童子?”
张启瑞、宁珠、高峰、端木磊四人面面相觑,眼中既有震惊也有疑惑,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
而青铜门中竟然走出了一位六岁童子,这一幕不仅让在场的众人瞠目结舌,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弹幕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这、这是青山仙人?”
“青山仙人竟以孩童之姿现世?”
“莫非……这是仙人的返老还童之术?”
……